埃斯顿(002747)2025Q1盈利拐点已现:全球化布局与人形机器人驱动新增长

核心观点

埃斯顿(002747)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盈利拐点初步显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4.0%;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3.43%,符合市场预期。尽管2024年受行业调整影响,部分业务收入下滑,但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布局深化,叠加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业务的拓展,未来增长潜力显著。我们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并上调目标价至21.0元。


2025Q1业绩分析:盈利拐点确认

收入增长稳健,利润大幅改善

2025年一季度,埃斯顿营收同比增长24.0%,主要受益于国内设备更新政策推动及海外市场拓展。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3.43%,增速远超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费用优化及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尽管2024年公司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收入分别下滑16.0%和6.1%,但2025Q1的业绩表现表明公司已逐步走出调整期,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毛利率承压,费用管控初见成效

2024年,公司两大核心业务毛利率均有所下滑: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毛利率为31.5%(同比-2.7pct),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毛利率为28.9%(同比-2.3pct)。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然而,2025Q1的净利润率提升表明公司在费用端已开始优化。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1%/13.2%/3.4%,同比增长2.5/3.6/0.5pct,主要系全球化布局及市场拓展投入增加。随着规模效应显现,2025年费用率有望回落,进一步释放利润空间。


下游行业结构性调整,全球化布局深化

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新能源与汽车领域突破

根据MIR睿工业数据,2024年埃斯顿国内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15,200台(同比+15.2%),市场份额提升至12.3%(同比+1.5pct),连续三年保持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出货量第一。公司在新能源及汽车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 新能源电池PACK线机器人渗透率提升至25%(2023年为18%);

  • 焊接机器人(含Cloos技术)在商用车领域市占率达35%,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

国内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推动自动化需求,埃斯顿作为国产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海外市场:欧洲承压,东南亚增长亮眼

2024年,公司海外出货量3,300台(同比+1.5%),其中欧洲子公司Cloos受能源成本上升影响,收入同比下滑18%。但东南亚市场表现亮眼,出货量同比增长42%,公司已在越南设立区域中心,强化本地化服务能力。长期来看,海外业务仍是埃斯顿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的拓展将逐步抵消欧洲市场的疲软。


未来增长点:人形机器人打开新空间

埃斯顿酷卓加速产业化,切入高增长赛道

2024年11月,埃斯顿参股公司埃斯顿酷卓成功引入国家先进制造业基金及南京产业专项母基金共计1.3亿元增资,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产业化。酷卓的研发方向与埃斯顿的电机、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生态形成协同,聚焦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等刚需领域。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代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未来在工业协作、物流、医疗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埃斯顿凭借在运动控制及机器人本体的技术积累,有望在该领域占据先发优势,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高柔性自动化需求增长

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化、柔性化转型,高精度、高灵活性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需求提升。埃斯顿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5-2026年业绩展望

基于公司在汽车及新兴市场的业务进展,我们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不变,并首次引入2026年营收/净利润预测61.7亿元/2.1亿元。随着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的放量,公司收入结构将更加多元化,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目标价上调至21.0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近期机器人板块估值提升,叠加公司盈利拐点确认,我们上调目标价50%至21.0元,较当前股价有9.6%的上涨空间。长期来看,埃斯顿在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龙头地位稳固,全球化布局及新兴业务拓展将驱动业绩持续增长,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

  1. 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外机器人厂商加速布局,可能挤压公司市场份额;

  2. 海外市场波动:欧洲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或影响Cloos业务表现;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新技术商业化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4. 原材料价格波动:核心零部件成本上涨可能压制毛利率。


结论:坚定看好长期成长性

埃斯顿2025Q1业绩验证盈利拐点,国内市场份额提升、海外布局深化及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的拓展,为公司未来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我们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21.0元,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长期持有。